详情

原色 | 在特区修一条国学路

来源: 深圳大学报
2020-10-25

景海峰:1985年至今任教于深圳大学。1991年,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明裕访问学人;1997-1998年,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访问学者。现任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国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 南下深圳 三十五年拓荒者

“跟我去深圳吧。”1985年初,当时正在援建深圳大学的汤一介向学生景海峰发出了南下的邀请,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汤一介先生于1984年成立了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就这样,景海峰跟随恩师来到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来到了深圳大学。那一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五个年头,景海峰27岁,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

先从北京搭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转站到深圳下车,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景海峰终于到达了深圳。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稍显简陋的罗湖站吞吐着经济特区日渐增多的客流量。他记得罗湖站当时“搭了一个铁皮棚,售票处和出站口也是临时设置的”。

深圳大学由于校区初建,各种设施亟待完善。教工宿舍只有几栋,刚搬来的老师不得不合住,一套房子要住上三家人。“这放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但对于我而言总算是有了个落脚的地方。”景海峰微笑着说。

当时经济特区的概念还很新,时值潮头,带着点“实验性质”的经济特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而这片方兴未艾的土地也亟待一群实干创新的力量来建设和发展。景海峰回忆道:“那个时候,初来深圳的人都有一种精神上的振奋感,觉得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对未来充满各式各样的向往。大家聚在一起时都是兴高采烈的,争着说要怎样怎样,想法都很宏大,这样一种集体情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1988年摄于研究所资料室(左二为景海峰)

■ 修国学路 成如容易却艰辛

1984年秋,深圳大学打出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面国学旗,展现了极大的文化抱负,也被赋予了开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上世纪80年代,海外、港澳的学者要走陆路来内地,深圳是必经之地。依托经济特区的优势,背靠时代浪潮,在成立之初,国学研究所就和香港的几所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邀请港大、港中大的教授前来交流讲学;他们创办了学术集刊《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当时国家教委的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合办了两届中国学研讨班,请来像饶宗颐、刘述先、赵令扬、杜维明等港台学者,交流海内外的中国文化研究情况。“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教师聚在一起,大家都是初次接触到外面的情况,很觉得新鲜。”景海峰说。领时代之新潮,开风气之先河,深圳大学国学所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上深深刻下一笔。

国学研究所刚刚成立时,每年就有三四万块钱的购书经费拨给研究所资料室。景海峰打趣说:“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那时候书的定价都只有几毛钱。”大批的港台书、学术资料进入到学校。“这点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正是这批资料让我们开始对1949年以后的港台、海外学界有了比较多的了解。景海峰说道,1989年,资料室已经有了3万册左右的藏书,其中一大批是从北京琉璃厂购买的古籍,也有一些内陆学者捐赠的图书。


景海峰在国学院办公室接受校报采访

到了九十年代初,深圳在经济发展上一往直前,而文化的发展却稍显落后了。一同陷入沉寂的还有国学研究所。当初的创建者相继离开了深圳,只剩下景海峰一个人。直到1998年景海峰从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归国后,国学研究所在他的努力下,以文化沙龙的形式复苏,国学星火重燃,于无声处,惊雷四起。2004年,国学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景海峰主编了一本论文集《传薪集》,取意薪火相传。在他看来,国学之火不应也不能够熄灭,它会在华夏大地上,在民族热血中,代代相传。

■ 开放并包 国学路任重道远

功利化思潮席卷当今社会,人们更多关注一些和现实生存有直接关联的事物。植根于传统经典的国学,这种带有人文关怀和精神祈向的文化都面临着挑战。在景海峰看来,国学面临的可能不是复归的问题,更可能是重新置入的问题,国学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今天的国学要有一个新的形态,这是一种活的姿态,不断生长、适应,而它的内核又是不变的,这才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景海峰说。近代以降,国学经历了西学冲击,经历了被批评被否定的过程,再到中西融汇,吸纳外来的先进思想,如今,国学迎来了新的时代——既保留主体性,又批判接纳传统与西方文化。景海峰认为,这是当今儒学应有的发展方向:对外顺应全球化浪潮,开放包容;对内承古起今,并激发国人心中的文化情感。“就是说,新的国学的承载方式是人心,每个人都应该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去传播这种文化。”


景海峰在2020年中华孔子学会


地址:深圳大学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网址:www.taiyuyuan.net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